内外伤辨惑,极为重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原创 明医秦永亮 明中医 2024年04月06日 20:10
东垣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平时非常重视东垣学说,不断的学习、参悟、运用,也总结了不少心得。
最近再次翻看,竟然因东垣的一篇自序而震惊。
《内外伤辨惑论》只是一个小册子,篇幅不多,但这本书的序言却是目前所有关于东垣书籍仅存的一篇自序,其他书籍都是东垣门生作序。
本篇自序很短,大意如下:我自幼跟随易水张元素学习中医,学的久了,也有了一些经验。中年以后,经历的事物繁多,但是所有的治疗,得心应手,心里跟明镜似的,曾经写了一本书《内外伤辨惑论》,是为了指出世人诊病用药的错误的。现在神志消沉,懒于语言,这本书束之高阁十六年。一位范姓的老师,是范仲淹的后人,精于医术,他说如果此书刊行,可以使天下之人不致于夭折,也是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
东垣写好《内外伤辨惑论》后没有打算刊行,因为别人的劝说才刊行,这样的内容根本没有作假的必要。刊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职称,也并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为了“使天下之人不致于夭折,是亦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与当下某些人的做法相比,高下立判。
本文中“诸所诊治,坦然不惑”,是东垣的自我评价,可以说很中肯,但是能做到“诸所诊治,坦然不惑”的,应该不多。“诸所诊治,坦然不惑”的能力,也凝聚在了《内外伤辨惑论》这本小册子里。
书中的辨寒热、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气盛、辨头痛、辨渴与不渴等都极为实用。并且其中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羌活胜湿汤、升阳散火汤、当归补血汤、升阳益胃汤、枳术丸等,都是千古名方,屡用屡验。
《内外伤辨辨》(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
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
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作者:李杲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序
卷上
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气盛辨头痛辨筋骨四肢辨外伤不恶食辨渴与不渴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卷中
365站群饮食劳倦论 补中益气汤 立方本指 朱砂安神丸 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汤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升阳顺气汤 升阳补气汤 暑伤胃气论 清暑益气汤 参术调中汤 升阳散火汤 当归补血汤 朱砂凉膈丸 黄连清膈丸 门冬清肺饮 人参清镇丸 皂角化痰丸 白术和胃丸 肺之脾胃虚方 升阳益胃汤 双和散 宽中进食丸 浓朴温中汤 肾之脾胃虚方 沉香温胃丸 神圣复气汤
卷下
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易水张先生枳术丸 橘皮枳术丸 曲枳术丸 木香枳术丸 木香化滞汤 半夏枳术丸 丁香烂饭丸 草豆蔻丸 三黄枳术丸 除湿益气丸 上二黄丸 枳实导滞丸 枳实栀子大黄汤 白术丸 木香见丸 三棱消积丸 备急大黄丸 神应丸 益胃散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论酒客病 葛花解酲汤 除湿散 五苓散 临病制方随时用药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瓜蒂散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