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一个小病。
什么小病啊?就是常见的过敏性唇炎。中医称其为“唇风”。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小医案。我敢说,它的含金量很高,看过肯定不白看。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当时13岁。
大概在7天前,这小伙子醒来以后,觉得上嘴唇红赤,肿胀,而且有痒痛之感。
家里人知道了以后,就给小孩涂上一点碘酊。
本以为,这么做症状会减轻很多,但是没想到,第二天,患者的嘴唇肿胀愈发厉害了,痒痛之感强烈。无奈之下,家属带小伙子投中医治疗。
图片
医案记载,接诊的大夫姓齐。
刻诊,患者上嘴唇肿胀较为明显,色稍红,有瘙痒感,舌淡而无苔,脉象沉缓。
了解到这些以,医家用了一张方子。但见:
防风9克,荆芥9克,薄荷6克,连翘12克,焦栀子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白术9克,白芍6克,当归9克,滑石9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365建站结果,患者连用9剂以后,症状基本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简单叙述了一遍。它最初刊载于《千家妙方》里,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本医案医方集子,在业界一度有深远的影响。
现在,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这里的学问。
首先,我们从小患者的症状说起。
他什么症状啊?第一个,是嘴唇痒。第二,是嘴唇发红。第三,是嘴唇肿。
好了,这三件事儿,我们就分头讨论。先说痒这个事儿。为什么痒?中医讲,是有风邪。风盛则痒。
其次,为什么嘴唇发红?因为有热。热迫血行,所以才发红。
嘴唇为什么肿胀呢?因为有湿。水湿不化,患者才肿。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所以啊,对这个小伙子的治疗,就得抓住三方面来发力。这就是清热,祛风,除湿。
图片
本着这个原则,我们再去审视医案里的用方,就一目了然了:防风9克,荆芥9克,薄荷6克,连翘12克,焦栀子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白术9克,白芍6克,当归9克,滑石9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其中,连翘、栀子、黄芩、石膏,用于清热。
防风、荆芥、薄荷,用于祛风。当归和白芍用于养阴血,目的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接下来,薏苡仁、滑石、白术,用于除湿。白术健脾燥湿。薏苡仁健脾利湿。滑石利水除湿。
你看,所有的药物设置,都是按照清热、除湿、祛风的角度来的,非常严谨和紧凑。
我见此方拟得好,所以编写歌诀:
防风荆芥薄荷翘,
栀子黄芩白术膏。
归芍滑石苡仁草,
祛风清热除湿饶。
其实,说到这过敏性唇炎,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孩子,有过这个问题。嘴唇红肿、痒痛,十分痛苦。按照中医的病因病机学分析,这类孩子多喜欢吃肉,对高热量食物爱不释手。时间长了,就容易脾胃生湿热。湿热之邪与风相搏,孩子就痒,于是就有了风邪、湿邪、热邪兼具的局面。
这个时候,方向十分明确,就是祛风除湿清热。上文医案里的用药方案,比较可行,中规中矩。我个人觉得,是完全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当然了,对小孩子来说,在满足身体需要的前提下,少吃一点肉食是最好的。节制饮食,就可以少往身体里塞一些湿热。这对于预防肥胖,预防早熟,预防青春期痤疮,都特别有好处。
好了。这个事儿,我们就聊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