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读懂桂枝汤④
桂枝汤的使用目标是恶风、头痛、脉象浮缓。
一个范中林医案,先以麻黄汤,再以桂枝汤,这个桂枝汤证是一个太阳病发汗后还存在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者。该医案中的奥秘日本曾两次学术讨论。
娄老说:要把《伤寒论》当作病案来分析,同时临床上要把每一个病案当作《伤寒论》来解读。
岳美中说《伤寒论》“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
矢数道明21岁患感冒,用葛根汤发汗后湿润不止,更有上冲,左侧偏头痛甚剧,恶寒,脉浮马马,他的老师诊视之,此乃桂枝汤证,一剂汗止,病除。他自己不假思索用葛根汤是冒失之举。
在临床上即使认定是桂枝汤证,使用桂枝汤的时候也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如果是一个服用桂枝汤容易咽喉疼痛的人,那用桂枝汤就要格外谨慎。比如减少桂枝的剂量或者加金果榄等药物,或用玉屏风散之类的后世方替代桂枝汤。
桂枝汤常用剂量:桂枝10g,芍药10g或白、赤各5g,甘草6g,生姜3片,相当于5g,大枣4~5枚。曹颖甫,蒲辅周,范中林,岳美中,黄煌,胡希恕都是这样的剂量。
日本中药材比较少,日本汉方使用中药的剂量是上述中国医家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娄老应用时把日本汉方医学使用中药剂量翻一倍或翻二倍。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由此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g”去用,则大有可商。
365建站何绍奇先生精通医理,书读万卷,堪称'中医活字典'。以上所提出的药物剂量问题,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他对中医药学的临床具有敏锐性和洞察力,文章中所提出的'活神仙'现象,已经被近20年'火神派'的临床实践所证实。他在《绍奇谈医.风湿三方》中说:'我治风寒湿痹,附子总在每剂30g以上,只要单味先煮40分钟,即无中毒之虞。曾治沈阳一女性类风湿性脊柱炎患者,连续用药4年,已服附子数十斤之多,疗效不错,也未见蓄积中毒。'他使用附子的经验,一直指导着我的临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