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朋友们,大家好!前面讲解了血痹之症,这类病症常见于养尊处优之人。血脉细弱,稍有劳作出汗,血脉便易闭合,导致身体不仁,出现皮肤肢体麻木之感。今天分享《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的虚劳病,也就是身体体质虚弱的病症。张仲景提到:“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为何开篇提及男子?女人有没有虚劳病?在古代,男人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女人相对在家养尊处优。这里的 “男子平人”,指的是处于一种弱平衡状态的人,判断依据是脉象。脉象的阴阳反映人体状态,阴平阳秘可以理解为其他症状不突出不明显,二便正常,不痛不痒。如果出现 “脉大”,脉象波动超过一般人。一般脉大意味着物质不足,生化能力强大也可能出现脉大。“极虚” 脉象极其微弱,几乎难以摸到,脉极虚也是劳人,就像人累到脱力,脉象便会极虚,人已经很虚弱了。从脉象判断是否为虚劳证,“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就是这两种情况。脉大说明生化过盛,极虚说明生化很弱了。脉象看的是心脏跳动情况,脉就是血管,体现脉管中血液流动与脉搏跳动的状态。古代的 “勞” 字,有火太盛导致脱力之意,干活过多劳累即为劳。这里讲的是男子在非体力劳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 “勞”。此时的 “劳”,等同于 “牢”。人体对外输出劳动力或热量,首先自己体内要均衡。才能对外界正常输出。自身生化,物质,通道配合的很好,也就是身体不能内卷严重。如果身体内部 “内卷” 严重,就算看起来强壮,其实对外输出不多,表现出来就是虚弱的。开篇提示 “男子”,是圣人在提醒男子惜精。精力旺盛之人怎会虚劳?一般体力劳动,休息一晚便可恢复,但如果长期上夜班、房事过度。或是年轻小伙子未婚却手淫频繁,都会得这种虚劳病。“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面色薄,是一种感觉,脸部不丰满,脸上活力差,脸上缺神,肌肉萎缩、僵硬,眼神空洞等。这类人被称为 “薄人”,明显呈现出能量不足、萎靡不振的叫薄人。“渴”,表明身体缺水,脾胃缺水会引发口渴症状;“亡血” 则表现为面黄肌瘦、血不足、脸色苍白。“卒喘悸” 指稍微活动便气喘吁吁、心悸、心率过速,且总感觉口渴。摸着脉象是浮的,说明身体肌肉对物质有需求,而五脏储备不足,所以叫 “里虚也”。身体里不只是物质不足,生化能力也较弱,如同家境不殷实,腰杆不硬。“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以及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这两句是医圣张仲景对这类人群的归纳总结,涵盖多种情况,学习时不要只看一种人。“男子脉虚沉弦”,脉沉,摸尺脉摸不到,沉为在里;脉虚,就是跳动微弱;脉弦,绷着的状态,如琴弦一样,有点绷紧,但还不到跳不动的状况。绷的太紧为紧脉,紧脉是想跳都跳不动了。如同两人拉紧绳子,可以想象感受一下。“无寒热”,即没有发烧和恶寒怕冷的症状。“短气里急”,指呼吸短促,身体里面有感觉,其实也是在说里面物质不足的情况叫里急。人神被调动到里面去了,总感觉身体内部周转不过来了,不是尿、便憋的里急,需要区分一下。“小便不利,面色白”,小便不尽,却又总有尿意。学习时,要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感觉和状况,才能领会医圣所言之意。“时目冥兼衄”,指经常头晕目眩,还常流鼻血,流鼻血在中医里称为 “衄”。“少腹满”,小肚子硬满,就是缺血了。“此为劳之使之然”,这些症状都是过劳所致,医圣表述较为含蓄,未直言可能是房事过度等原因。“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摸着脉象浮大,手足烦躁不安。春夏属阳,人体生化功能相对旺盛,体内物质与精气不足,状况会严重一些;秋冬时,人体生化功能没那么强烈,状况就会好一些,“差” 是病缓解的意思。腰腿酸软、无法行走,小便时还总有白色精带出来。以上内容来自无疾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