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秀 钟山县中医医院
在静脉治疗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与感染等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的静脉炎症反应称为静脉炎。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人对静脉炎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在输液治疗并发症中并不罕见,陌生则是因为很多人对它的风险因素、症状及防治方法了解有限。本文深入介绍静脉炎相关知识,包括风险因素、症状及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办法。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一、静脉炎是什么?
静脉炎是指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导致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发红、发热、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二、静脉炎的分级和症状
0级:没有症状。
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测量其长度大于2.54厘米,有脓液流出。
365站群三、静脉炎的风险因素
化学性风险因素。高渗溶液药液中葡萄糖含量大于10%或渗透压较高(大于900mOsm/L),或刺激性较大药液,例如氯化钾、异丙嗪、胺碘酮和部分抗生素;不同种类的微粒物质;静脉用导管置入前消毒液待干不充分等。
机械性风险因素。静脉用导管相对血管腔直径过大;导管固定不良或因关节活动导致导管移动;多次穿刺尝试;导管材质及硬度影响。